微博上曾有個話題:“你因為窮做過什麼事?”
其中短短兩個字,引發了上萬個點贊:“ 上班。”
看似玩笑的回答,卻戳中了很多人的心。
最近看到一個詞叫“ 心理例假 ”,是說人總有一段時間,對工作的積極性有意放棄。
每個人都有倦怠期,但依舊必須天亮起床擠在擁擠的地鐵上,這個世界上,沒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,也沒有一個年紀是不需要努力的。
如果你不想工作了,想想這三個人。
01想想父母
去年春天,朋友的父親走了。
他突發腦溢血,在一個尋常的清晨倒在了自己樓下的花壇邊。
朋友哽咽的說:“其實是早有徵兆的,因為怕花錢,他一直拖著沒去醫院……”
說著他開始猛錘自己的頭:“都怪我,手裡沒有存款,想著等年底獎金下來了再帶他去看看。”
沒想到,這一拖,竟成了永別。
這件事情成了朋友心里永遠的痛:“如果當時,我手裡有錢去檢查了,我父親是不是就不會走了?”
這種無力感,相信很多人曾有過體會。
參加完葬禮回家跟我媽聊起這件事,我媽先是嘆息:“可惜了,這麼好的一個人,說走就走了。”
繼而對我說:“你放心,我們老了,準備自己去養老院,絕不成為你的負擔,你看你帶著兩個孩子,又沒有工作……”
我媽話還沒說完,我眼淚就下來了。
為人子女最大的痛,不止是子欲養而親不待,還有親尚在,你卻連報答他們的基本能力都沒有。
除了更努力,讓自己掙錢的速度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,我們其實別無他法。
我一直是柳岩的路人粉,直到有一期《王牌對王牌》節目播出。
她在節目中提到父親的病情時說:
“我爸上個月身體狀況不太好,然後是在醫院度過的70歲生日。
但是我很高興很自豪的是,我有足夠的經濟能力,給他最好的醫療條件。”
忽然對她產生了莫名的好感。
可能,覺得她忽然就成了千萬普通人中的一員。
就像我那個當護士的閨蜜,遭遇哥哥離世,一路突飛猛進在科室連升幾級。
晝夜顛倒的作息,被病人罵依舊面帶微笑。
為的只不過是挺起胸脯說一句“爸媽,還有我呢。”
父母在老去,很多事情猝不及防。
遭遇變故的時候,他們也會在一瞬間退行回無助的孩子。
當他們無法再於這個世界抗衡的時候,我們就應該迎著風雨而上。
無論工作多苦,生活多累,當戶口本的主頁寫上你名字的那一刻,你就知道,人生的戰場上,你已然來到了最前排。
跑起來,你努力的每一步,都藏著父母晚年的幸福。
02想想愛人
作家劉娜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自己丈夫老劉的故事。
老劉失業的那段時間,一度十分窘迫。
有一次騎電瓶車出去辦事被車撞了,車主看傷情不重,說願意出500元錢私了。
老劉同意了。
一回到家就把錢拿給她:“拿去給孩子買點兒吃的。”
問他錢從哪兒來的,老劉也不吱聲。
劉娜看他褲腿破了,撩開一看,腿被撞流血了,血都和褲子黏在一起了,他也沒捨得去醫院看看。
老劉自己還特別內疚,晚上睡覺的時候特別認真地問她:
“老婆,你跟著我,嫁到上海,給我生娃,陪我吃苦,孝敬我爸媽。
關鍵是對我好,直到今天,我也沒有讓你過上那種夢想的生活,你怨我不?”
這段話看得人眼淚都要下來了。
或許,每個中年男人,都像老劉這樣問過自己。
《北京愛情故事裡》石小猛說:
“當我愛上一個人,我才深深的感受到了什麼是貧窮帶來的自卑。”
真愛也許無法用物質來衡量,但沒有物質的愛情會失去很多體面。
就像那句經典的玩笑:“如果你不想路邊的流氓對你女朋友吹口哨,那就努力帶她去高級餐廳。”愛情不要華美服飾的包裹,也不是時刻都要燭光晚餐,但是你內心深處就是努力地想要去為她做到。
前陣子和朋友見面,他不無感慨地對我說:“以前沒錢的時候,總覺得有錢了就什麼都會好,現在看來的確如此。”
之前他被公司裁員,就開了一家小麵館,捨不得請人,每天獨自起早貪黑地忙活,一天都不捨得休息。日子逐漸就好起來了。
說這話的時候,他剛剛買了一套兩居室。“在這個城市,我們好歹有個家了,妻兒不用再和我擠在一個小房間裡,岳父母來了也有地方落腳。”說到這裡,他憨憨的笑了,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自豪和驕傲。
生活是很苦的,但我能用自己的雙手去為我們掙一個明朗的未來。“你跟著我,只會吃一陣的苦,不會吃一輩子的苦。”這可能就是中年男人最擲地有聲的承諾。
3、三十而立,她是被孩子逼著立起來的
我朋友英子當媽那年,剛好三十歲。
人說三十而立,她是被孩子逼著立起來的。從前視金錢為糞土的小女孩,曾經為了一個包不吃不喝的小姑娘,變成了一個“眼裡只有錢、省錢如命”的中年母親。
以前生活懶散,在單位遲到早退都是平常,如今也主動加起了班。“沒辦法啊,年齡逐漸大了,怕再找不到這麼好薪水的工作。”
公司的小姑娘歡天喜地取外賣、領奶茶的時候,她默默地吃著家裡帶來的盒飯。就這樣扣扣搜搜,手爬腳撓的苦賺,不出幾年,竟然給孩子攢出了一套學區房。
“人吶,總得一代比一代強。”愛是一種傳承,也是一種超越。我們踩著父母的肩膀,去奮鬥,去遠航,卻在為人父母以後,活成了孩子的肩膀。
我們每天早出晚歸,深夜加班,各種副業,不過是在為孩子掙一個漂亮一點的起跑線,奮力托舉他們的明天。
就像《三十而已》裡顧佳爸爸說的那段話:“兒女是咱們前世的債呀,他們沒本事,咱們就當好那渡人的船。有本事他們自己是那大遊輪,那咱們也得當好上邊那救生艇,萬一出什麼事,我們就是那個把她們送到岸邊的人。”
父母是孩子觸底反彈時的脊梁,我們只有更努力,站到更高的地方。讓他們踩在我們的肩膀上,繼續乘風破浪。
04
年輕的時候,誰都嚮往詩與遠方,都想攜手好友,知心愛人,餘生把酒拈花,細雪煎茶。長大後才發現,生活就是上班下班,圍著家人孩子轉。
“你我皆凡人,活在人世間,終日奔波苦,一刻不得閒。”生活,是永遠趕不上的方案,永遠擠不完的地鐵,永遠接不完的迎頭暴擊。可看看整座城市的萬家燈火背後,哪一個人的人生是容易的呢?
上班的確很辛苦,雖然有100次想要放棄,卻又在第101次的時候選擇了繼續咬牙前行。工作給我們最大的底氣,大概就在於你能夠拍著胸脯對家人說一句:“一切有我。”
人生最好的活法,是拼盡全力後的坦然一笑,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。
跑下去,路還長。
與朋友們共勉。